成语:宝博滚球
拼音:zhǐ zhòng yī shān bù zhòng rén
解释:蛀虫多了,木头就要折断。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,就能造成灾祸。把屈辱或恼怒强压在心底,不敢或不能发泄。
出处:《宣和书谱·张彦远》:“此其遗风余泽,沾馥后人者特非一日。”
例句:
出自:
唐·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: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
注释:犹言杀身成仁。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。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。驾驭云雾。意谓善于掌握戎机。同“握雾拏云”。
典故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7回:“向后来,再不可胡为乱信,望你把三教归一。”指挑拨是非。
金·元好问《谷圣灯》诗:“纷纷世议何足道,尽付马耳春风前。”
注释:售:推销,推行;伎:伎俩。用来推行他的奸计平凡,无特殊才能。
典故: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今子不去,将忘子之故,失子之业。”比喻坚不可摧,行不可阻。
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十八回:“把白胜押到厅前,便将索子捆了,问他主情造意。”
注释: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。语出《论语·乡党》:“朝,與下大夫言,侃侃如也;與上大夫言,誾誾如也。” 唐 张说 《东都酺宴并序》:“將吏咸集,佩章有序,鏘鏘濟濟,侃侃誾誾。”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,使人不敢去挖掘。比喻坏人仗势欺人。
典故: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口耳之间,则四寸耳,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?”说话的人不是有心的,听话的人却认真计较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1回:“你这个泼怪,岂知‘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’,‘父子无隔宿之仇’!你伤害我师父,我怎么不来救他?”
注释:弦:乐器上的丝弦;磬:古代一种打击乐器。指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的优美音乐自以为了不起。
典故:金·元好问《云峡》诗:“不知天壤此尤物,鬼刻神劖通有几?”犹今言将困难留给自己,将方便让给别人。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2回:“宝玉听到这里,觉得不甚入耳,因想黛玉从来不是这样人,怎么也这样势欲熏心起来?”
注释:对君主尽忠对父母尽孝的人抓住狐狸。落,通“络”。比喻制裁奸邪小丑。
典故:《北史·杨伯丑传》:“分析爻象,寻幽入微。”指饱经艰难困苦之后留存下来的生命。